“E来I去” 朋辈引领 | 工程师学院开展海外访学分享会
2025-10-14
当 “E 人” 的热忱分享遇上 “I 人” 的深度思考,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EIE”的“E来I去”它来啦!为打破思维边界、激活朋辈能量,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E来I去” 朋辈引领专题活动。“E来I去”的交流是外向者与内敛者的性格对话,从不同视角、经验和实践的碰撞交融,也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思想孵化器”。
科技创新从不是孤军奋战的征程。是一场海外访学后对人工智能落地逻辑的复盘,也是一场实验室攻关中对技术瓶颈的探讨,还是一次行业调研后对工程应用痛点的剖析,每一份个体积累的经验,都能成为他人突破的灵感,每一次朋辈间的交流,都可能点亮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作为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题,“E 来 I 去” 将以多元活动为载体,让走过前沿阵地的 “先行者” 分享实践心得,让深耕专业领域的 “思考者” 碰撞技术思路,让怀揣创新想法的 “探索者” 汲取成长养分,在一来二去的交流中,把个人智慧汇聚成集体创新的力量,把零散经验提炼成推动工程实践的方法论,为科技创新注入朋辈引领的鲜活动能,助力更多学子在互学互鉴中找准方向、突破自我,成长为能扛住技术攻关、能接轨国际视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创人才。

2025年10月9日,“E来I去”专题拉开了序幕,成功举办“朋辈引领,逐梦同行”2025日本人工智能访学营分享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坤银、团委书记王晓君、学生服务办公室相关老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相聚一堂,分享访学成果、交流实践感悟,以朋辈之声传递国际视野,以实践思考赋能科技创新。

本次访学营于2025年7月14日至20日在日本开展,是学院“卓越不凡,梦想启航”系列国际化培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名学生与2名带队教师组成访学团队,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应用与工程实践,完成了“课程学习+企业研修+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研学行程:在东京大学,聆听教授讲授“人工智能在未来消费中的角色”、“日本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趋势”等课程,探索“产学研用”协同模式;在7&i控股集团伊藤研修中心、RoboCare Center、Cyberdyne Studio等企业与机构,实地考察人工智能在消费服务、养老护理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在日本科学未来馆等地感受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共生,为后续的思考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素材。


分享会上,访学团成员们跳出“行程罗列”的传统框架,围绕“学思用贯通”展开深度分享。宋政哲、温全深入分析传统科技在养老产业B端的落地逻辑,指出技术需契合机构运营效率提升、照护成本优化等核心需求,同时探讨C端产品在适老化设计、情感交互等方面的突破方向,为我国养老科技“B端赋能+ C端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王浚西同学从“消费需求—技术创新—产品落地”逻辑链切入,结合日本人口结构变化与生活方式升级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精准响应新需求,提出“创新不是技术的孤立突破,而是需求与技术的协同适配”的思考;刘瑶瑶同学以善光会养老机构为案例,聚焦“科技人文平衡”议题,通过护理机器人的无感服务设计,强调“技术创新必须以使用者体验为核心,让科技成为人文关怀的延伸”;张航铭同学深入解读东京创新基地(TIB)的运营模式,指出日本政府通过打造“低门槛、高协作”的公共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与循环利用,为我国工程教育中“创新生态构建”提供了参考。

“以前觉得创新是‘颠覆式’的突破,这次访学让我明白,‘持续优化的细节’同样是创新的重要形态。”“我们不仅要学习日本的技术应用,更要学习他们‘用数据支撑管理、用制度保障创新’的体系化思维。”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的分享引发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访学的最大收获,是实现了从“被动观察”到“主动思考”、从“模仿借鉴”到“对标创新”的转变——朋辈间的交流碰撞,让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视角补充认知、完善思路,真正将访学所得转化为自身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储备。

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坤银对访学团队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同学们在分享中展现的国际化视野、工程化分析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正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目标。“国际访学的价值,不在于‘走出去看了什么’,而在于‘带回来想了什么、能做什么’。”郭书记强调,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培养体系:一方面深化“问题导向+跨学科协作”的课程改革,将国际访学中的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课堂学习—海外实践—校内复盘”的闭环培养;另一方面,持续搭建朋辈交流平台,鼓励访学团队、优秀校友等“朋辈导师”发挥引领作用,让更多学生在互学互鉴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为培养“能立足国际舞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优秀拔尖人才注入更多动力。

此次分享会既是访学成果的总结,更是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起点。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为目标,近两年已经组织过新加坡、美国、德国、日本等访学以及LEAP、CES等国际展会交流项目,通过海外访学、国际合作项目、朋辈交流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以世界眼光看工程,以创新思维解难题”。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国际化+朋辈引领”的培养新模式,让更多学子在跨文化交流中增长才干,在朋辈互助中逐梦前行,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