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名称
智能产品创新实验室
二、实验室简介
1. 实验室基本情况
智能产品创新实验室围绕社会和特殊工程场景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致力于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创新相关方向项目探索,通过跨学科合作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努力推动装备和产品的市场化。
2. 实验室研究方向
1)智能消费端产品
2)智能装备创新设计
3)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
3. 联系方式(联系人、邮箱)
罗远新 yxluo@cqu.edu.cn
三、实验室成员
1. 负责人(姓名、职称)
罗远新 教授
2. 教师(姓名、职称)
罗远新 教授
蒲灿 特聘副教授
罗洋 讲师
张雷 讲师
3. 工程师(姓名、职称)
陈洪 工程师
陈杨明 高级工程师
四、研究成果
1. 智能消费端产品创新
实验室与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基地合作,全力支持7个学生创业团队开展消费端产品创新孵化(50万孵化经费)。其中,咫尺盲文阅读终端和GLAZER智能制冰机团队获300万天使轮投资,多次获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
GLAZER智能制冰机
咫尺盲文阅读终端
团队 1:GLAZER智能制冰机团队(300 万天使轮):王梓昂(负责人),葛德江,李佳阳
团队 2:无界创新盲人 Kindle(300 万天使轮):郦铖(负责人),曹秀秀,付文柯
团队 3:知豆智能豆腐机(50 万种子轮):罗定凌,黄舟,余志翔,杨艺哲
团队 4:家酿啤酒机(50 万种子轮):梁子木,张智奎,杜承毅,刘昕瑶
团队 5:香氛机(50 万种子轮):张建鑫,陈思念,高敏峰,梁鸣洋
团队 6:制冷衣(50 万种子轮):邢栖瑞,伍玮杰,江一骏,陈芃印
团队 7:精米机(50 万种子轮):陈勇航,李页丹,刘麒麟,王晓雪
2. 装备产品创新设计
实验室围绕特种装备需求先后研制五轴数控轴向滚轧装备、大型堤坝柔性防渗墙修复工程装备、智能光伏清洁机器人和智能螺纹连接监测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 10 件(其中转让许可 3 件)。
大型堤坝柔性防渗墙修复工程装备
龙门式光伏清洁机器人
智能螺纹连接监测体系
3.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
实验室对无人机、移动底盘(轮式或履带式)、移动操作机器人(单臂或双臂)、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机器人开展场景感知与理解、建图与定位、规划与控制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多模态感知理解,三维场景分析理解,任务分解与规划,双臂协同控制,机械臂与移动底盘联动控制,灵巧手智能抓取,以及多关节机器人步态控制等共性技术研究。
五、科研合作
杭州新剑机电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重庆创新燃料电池研究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
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基地
六、实验设备
一:大型精密加工平台 |
|
1 |
CNC-数控铣削加工中心 |
2 |
CNC-数控车削 |
3 |
3D打印-光固脂SLA |
4 |
3D打印-激光烧结SLS |
5 |
3D打印-FDM |
6 |
线切割-中走丝 |
7 |
线切割-慢走丝 |
8 |
激光切割-非金属激光切割 |
9 |
激光切割-金属激光切割 |
10 |
数控平面磨床 |
11 |
钳工-喷砂/钻孔/攻牙/套丝/倒角 |
12 |
特殊工艺:取断螺丝、超硬材料(合金、钨钢、淬火材料、钽等)切割、型材精确分料,焊接等。 |
二:中小型精密制造、测试平台 |
|
1 |
精密锡球焊接 |
2 |
精密点胶 |
3 |
精密二合一电阻焊焊接 |
4 |
激光打标 |
5 |
精密小型CNC车削 |
6 |
精密尺寸测量 |
7 |
3D小型光固化打印 |
8 |
柔性电路,水滴角,表面张力,粘度 |
9 |
等离子清洗 |
10 |
频谱功率分析 |
11 |
表征射频(RF) |
12 |
ESD电磁测试 |
三:产品可靠性测试平台 |
|
1 |
盐雾测试 |
2 |
振动测试 |
3 |
跌落测试 |
4 |
高低温湿度测试 |
5 |
恒温恒湿测试 |
6 |
材料强度测试 |
7 |
电机测试 |
8 |
温度测试 |
9 |
耐压测试 |
10 |
切片测试,失效分析 |
四:机器人应用开发平台 |
|
1 |
aloha移动底盘 |
2 |
室外履带移动底盘 |
3 |
室内外感知定位系统 |
4 |
四足机器狗 |
5 |
多模态机械臂 |
6 |
识别感知力控抓取软硬件系统 |
7 |
灵巧手 |
8 |
BRUCE人形机器人 |
9 |
ALOHO人工智能机械臂 |
10 |
无人机 |
七、文化建设
实验室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与产业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和推进项目落地。通过培育创新文化、融合跨学科文化和建设团队协助文化等方式,为培养创业型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人才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