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3号(ZY-3)倾转涵道飞行器原理样机成功首飞
2025-01-12
1月12日,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无人机技术实验室团队研制完成的卓越3号(ZY-3)倾转涵道飞行器原理样机成功首飞。该项目由工程师学院无人机技术实验室与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旨在研制出适用于城市旅游、低空观光等应用场景的倾转涵道载人飞行器。

【试飞图】
2024年10月15日,工程师学院与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共建联合实验室和低空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倾转涵道通用航空飞行器是双方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自合作以来,无人机技术实验室快速开展原理样机研制工作,经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定义、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分析、电气设计、模拟仿真、样机加工、装配调试等诸多研制流程,在三个月内实现了两架原理样机的技术迭代。此次卓越3号(ZY-3)的成功试飞标志着项目组在倾转涵道飞行器总体、气动、飞控与结构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学院在通用航空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整机结构设计、气动分析】
在总体设计阶段,无人机技术实验室针对6种旋翼构型展开分析,对结构重量、巡航速度、续航时间等多项参数进行设计,以此奠定飞行器基本性能。在气动布局方面,项目组以航空器翼型为切入点,从前后翼相对布局、水平间距等方向着手,分析升力、阻力等参数,保障飞行效率及稳定性。在结构设计环节,项目组围绕机身结构方案、倾转方案、涵道模型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确保飞行器结构安全可靠。在涉及飞行控制部分,项目组通过构建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设计出适配六涵道航空飞行器的控制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控制方法可行性进行全面验证。

【外形设计图】

【气动仿真图】
经过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密切协作,卓越3号原理样机首飞过程顺利,在垂直起降、倾转前飞阶段均运行稳定,展现出优异的飞行性能,达到预期目标。此次成功首飞不仅验证了前期技术研发方案的正确性,更为后续工程样机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倾转等飞行性能测试】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已拥有跨学科专兼职教师80余人、产业级工程师20余人,本硕博在校生500余人。学院已建成人工智能、电机运动控制、机器人应用创新、无人机技术等主题实验室10个,打造了“卓越名师讲堂”、“卓工面对面”、“助教俱乐部”等系列特色创新学术活动。作为工程师学院与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双方将以此次成功试飞为契机,进一步拓展通用航空飞行器研发和场景应用,为两江新区打造重庆首批“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为重庆市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作出贡献。